小哲是個高二的大男生,深邃眼眸、高挺的鼻子,流露出一股青春又叛逆的氣息,在學校人際活躍,是班里各種球類活動的主角,深受同學歡迎,至于功課嘛,起起伏伏大概維持在班級中等水平,父母希望他能再加油努力用功,能夠進入好點的大學,讀個好點的專業,將來社會的起步高一些,父母也不斷向小哲表達了這樣期望。但小哲只要回到家里就是一副臭臉,對爸媽的關心叮嚀也非常不耐煩,進了房同就不再出來了,也不知小哲在房里做什麼?小哲的爸媽也曾經為了此事好好檢討過,是不是自己的教養、或者溝通上發生了什么錯誤,但左思右想實在找不出原因。
我在為小哲采樣時,就做了一些初步觀察,事實上,小哲對其父母要求來做天賦優勢能力檢測非常不以為然,因此,在采樣過程中,雖然沒有發生特別的事情,不過小哲對我卻是面帶靦腆及無奈的表情。
二天后報告出來,當下我就決定要與父母及小哲本人好好的談一談。先從分析報表上來看,小哲的學習潛能非常高,由于是體覺型,因此需要有足夠肢體活動量,學習上是需要透過不斷的操作才可以熟能生巧。在精神功能方面,企圖心強愛面子,不過在執行力上就稍嫌不足,由于想像力上的創意不足,思考上的廣度比較受限制,而邏輯推理需要補強,影響到執行力的深度不足、效率不高,且加上語言功能上的表達力不足,無法清楚的表達其內心想法,因而認為“反正你們(父母)不諒解我,也就懶得說了!”自然就會用冷漠、不耐煩的態度對待父母。此外,聽覺感受強再加上是-: 認知型的風格,聽到自己喜歡的話,就欣然接受,與自己意見相左的,就會加以排斥抗拒,不喜歡的環境、地點,那就躲得遠遠的或鉆進屬于自己的天地隱藏起來。當然,視覺感受強,加上認知的特性,更容易將第一眼的印象植入心中。
經由和爸媽與小哲的訪談中,我們找到了這些沖突的原因。小哲的爸媽基于關心,每當小哲回家總是會問:“今天學習狀況好嗎”?“還有一年多要多加油??!否則中山大學就沒有希望呢!” “小哲??!看書嘛!就把音樂關掉!”、 “小哲??!看書嘛!就好好的坐著”、“不要走來走去要專心!”
咱們來聽聽小哲的心聲:r我的功課其實可以再進一步!但是每天一回家就面對爸媽的嘮叨,什么考試成績啦!音樂不能聽啦!坐要有坐像否則怎么看書啦!尤其是爸媽一幅
不相信我的表情,更叫我難以忍受!J r好嘛!我就讓你們難看!讀書考試我就隨隨便便!回到家干脆把門關起來,眼不見為凈!r說真格的,我喜歡在學校參加社團和體育活動
,因為那是一件非??鞓?、沒有壓力的事。J
對小哲爸媽做了兩點建議:
·將關心叮嚀轉換成贊賞與鼓勵
·對話的溝通改成文字書寫的方式
(用便條紙、僅限生活面的事)
對小哲做出建議:
‘回家後主動與爸媽聊聊今天的學習狀況
·集中精神把實力沖出來
現在的小哲已考上了自己目標學校,小哲與爸媽相處的很好,一家人歡樂融融,當然我也成為了小哲一家人的好朋友。
懂孩子才能更好的愛孩子,了解太重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