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時間,我收到了一位家長的留言,她是這么說的:
“我家孩子今年6歲,活潑外向,喜歡跟人交流,小孩子口無遮攔亂說話。上周我帶他去參加同學聚會,他居然指著我的一位老同學說‘這個阿姨長得好像奧特曼里的怪獸’。當時,我那位老同學臉色非常不好看。雖然老同學沒說什么,但是私底下卻跟其他同學議論紛紛,說我兒子講話沒教養?!?/p>
類似這位家長的情況很多,幾乎每個小孩子都會口無遮攔亂說話“童言無忌”的時刻。但是這樣真的好嗎?

小孩子口無遮攔亂說話,藏著我們看不到的3件事
很多家長認為,在孩子小的時候,不管說錯什么,頂多算是”童言無忌“,并不需要大驚小怪。甚至有些家長在孩子說錯話后,還樂呵呵地對孩子說:“你好可愛哦!”
事實上,孩子說話沒分寸并沒有那么簡單。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類似這樣的事情:
相信經歷過這些的家長,當時真的很想找個地縫鉆進去吧!那么大部分家長的處理方式是什么呢?
要么當面數落孩子一頓,說:“你怎么能這么說話呢?沒禮貌!”或者安撫在場賓客的情緒,說:“孩子還小,童言無忌嘛,別當真?!?/p>
在這里,我告訴你,不管是哪種處理方式,都不利于孩子發現自己的問題,并且改正缺點。作為家長,我們要知道,在孩子童言無忌的背后,其實藏著3件事。

第一件事,對于孩子來說,他看到的世界與大人看到的完全不同。
可以說,孩子的世界更真實。我們是懂得人情世故的成年人,講話的時候自然要有“虛偽”的成分在里面。
可孩子完全不同,他的眼睛看到了什么,就會說什么,完全不加修飾。在我們認為孩子說錯話,然后去糾正他的時候,他反而認為是家長說錯了,內心也會非?!安环狻?。
第二件事,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差,詞不達意。
很多孩子總是說錯話,或者說話沒分寸,其實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問題。
一是孩子的詞匯量不夠多,二是他對語法不是很熟。因此,孩子常常無法準確表達自己內心所想,所以會給大人一種“說錯話”的感覺。
第三件事,孩子在故意展現自己的“與眾不同”。
很多孩子從小就喜歡特立獨行,包括說話也是一樣。他們總是喜歡說跟大家不同的話,用獨特的口吻和表達方式,來彰顯自己的個性。
這么做的目的,無非是想要引起周圍人的注意,所以家長如果著急去糾正的話,他只會變本加厲。

小孩子口無遮攔亂說話怎么辦?
根據孩子的真實情況“對癥下藥”上面,我們講到了孩子“童言無忌”背后隱藏的3件事,那么現在就請各位家長判斷一下,自家孩子是哪種情況。
當我們了解了孩子講話背后的動機后,就可以針對具體情況“對癥下藥”了。
下面,我將給各位家長3個小建議。
在孩子說錯話的時候,利用孩子的同理心及時提醒
當孩子說話沒分寸的時候,我們要先去提醒他這么說的話,別人會覺得很難過。
然后利用孩子的同理心,讓他換位思考,并提問:“寶寶,如果別人這么說你的話,你會有什么感覺?”
孩子的同理心比大人要強,當他感覺到自己的話會傷害別人時,他就不會再說了。
引導孩子為自己說的話負責。
很多家長習慣在孩子說錯話的時候批評或者指責他,這樣其實不利于孩子改正錯誤。
當我們用強硬的態度和語言去責備他的時候,他會立馬陷入恐慌、焦慮等負面情緒里,反而無法正面看待自己的問題。
所以,在孩子說錯話的時候,家長可以先打斷孩子,并且讓他跟對方道歉。事后,家長要同孩子一起,冷靜地分析他錯在哪里,并且要他進行反省。
加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。
家長除了從言行舉止上引導孩子,還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,那就是語言表達能力。
我們經常會發現,有些孩子說出來的話并沒有惡意,但是有句話是“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”,所以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重要。
首先,家長要多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,在這個過程中,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表達方式。其次,家長要多陪伴孩子閱讀,在閱讀的過程中,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得到充分的鍛煉。

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,作為家長,我們不可以用大人的角度去衡量他們的所說所做。所以當孩子說了一些沒有分寸的話,或做了沒有分寸的事后,我們需要耐心地引導、溝通和分析,幫助孩子規范言行舉止。
關注獲取,更多幼小初高成長規劃資訊
